「小黃鴨之父」林亮見證改革開放 冀黃鴨成中國品牌

發佈日期: 2018-11-12 21: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現年94歲、有「小黃鴨之父」之稱的林亮,是慶祝國家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活動最年長的參加者,見證過抗日戰爭、中國改革開放等歷史時期,他是如何成為「玩具大王」的呢?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周年活動中,要數出鏡率高的「團員」,一定有它的份兒。帶著「小黃鴨」四處出巡的,是它的「爸爸」林亮。

林亮1924年在香港出生,童年在內地讀書,經歷抗日戰爭。一次與母親的對話,為他的「中國玩具夢」埋下種子。

玩具工業家林亮表示:「(媽媽說)日本人賣玩具來中國,賺到的錢拿來買飛機大炮,用來打我們。我說媽媽,我長大後造玩具,便可以不跟他們買了,這就是我的初心。」

1945年回港,他由月薪六十港元賣雜誌工作做起,又自薦為客人配對生意,從中抽佣,一年後,他拿著「第一桶金」、三千港元去追夢,轉到工業原料行打工,為公司製造出香港第一批塑膠玩具鴨子。

1949年在廣州自立門戶,設塑膠廠。新中國成立後,工廠被政府要求「公私合營」,喪失企業經營權,他又退回香港創業。生意規模不斷壯大,接下大量美國企業訂單。

「中國製玩具」的念頭在林亮腦海不停盤旋。七十年代中,他多次回內地考察,希望可用輕工業救國,但受到質疑。

林亮說:「你又不抽煙、又不飲酒、又不喜歡送禮,你回內地開廠一定不成功。是否太冒險?」

直至1978年,內地宣布改革開放,林亮返東莞設廠。

林亮稱:「它(當時中國)是一窮二白。租金便宜、人工便宜,有香港人訓練過的人才,做高水準的產品。時至今日,(證明)我沒有看錯。」

八十年代初,東莞工廠只得二十五人,發展至今,已成為有超過兩萬員工的跨國玩具企業。94歲的他,仍然有夢。

林亮表示:「我想把小鴨打造成中國品牌,不要見到朋友時,問『你小朋友有甚麼玩具玩?』哈囉吉蒂、米奇老鼠。」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