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隱性地貧患者或將病遺傳後代 新技術可預先檢測

發佈日期: 2018-09-17 23:2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本港約一成人是隱性地中海貧血患者,他們下一代有機會患上重型地貧,要終身輸血。近年有新技術,透過人工受孕,及早在胚胎階段檢測。

36歲的麥太在婚前檢查發現,與丈夫都是隱性地中海貧血患者,沒有病徵,也不用治療,但有四分一機會遺傳給嬰兒,患上重型地貧。

這種病會令身體缺乏正常血紅蛋白,導致貧血,幼童期起要定期輸血及藥物治療,否則可能死亡。

麥太表示:「我之前都有打消念頭,不如不要生小孩,這麼大壓力及要看緣份。」

醫生建議她做人工受孕,先測試胚胎的基因及染色體,才植入體內。在胚胎發展至第五天,約有一百個細胞時,抽取三至五個做檢測。若發現重型地貧,或23對染色體有異常,都篩走不要。

這種新技術近兩年才出現,檢測胚胎創傷性較低,懷孕率約五成。

香港生殖醫學會委員藍寶梅表示:「我們抽取百分之三至五細胞,比重較低,所以安全性高。我們亦檢查其他染色體,因為若其他染色體不正常,一樣不會懷孕,甚至更可惜,懷孕後得而復失小產。」

醫生指能幫助香港每年近三百對同樣患有隱性地貧夫婦生孩子。

藍寶梅說:「以往她懷孕,我要做產前診斷,抽絨毛球、羊胎水,如果不正常要人工流產。換句話說,太太有四分之一機會要接受人工流產,但已發生我們才處理,不是防患於未然。」

醫生又估計,地貧患者每年使用紅十字會近一成血庫,新技術長遠能減低血液需求,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

新技術會否令地貧這種病消失?

醫生說不會,但可減少重型地貧患者人數,因為患地貧的夫婦,胎兒只有四分之一機會完全健康。為了增加懷孕機會,夫婦一般都會接受另外二分之一攜有隱性地貧基因的胚胎,進行人工受孕。

有甚麼人不適合使用這種技術呢?

40歲或以上婦女不建議做。醫生說女性年紀愈大,卵巢排卵質素及數量會下降,本身人工受孕,成功懷孕機會只有兩成半;如果計及篩走攜有重型地貧基因的胚胎,成功率會進一步下降至一成多。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