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推行STEM教育近三年 有學者指仍缺長遠支援

發佈日期: 2018-08-25 10:4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近年銳意培訓創科人才,大力推動STEM教育。STEM至今推行近三年,教育局分別向全港中小學發放一筆過二十萬元及十萬元津貼。不過有學者認為,香港對於STEM的長遠支援仍然不足。

來自香港的陳文謙,自小喜歡研究不同的電器,中學畢業之後決定到台灣修讀電機工程。

大葉大學電機工程系學生陳文謙表示:「因為這裡的電機或者科技產業,它們的發展相對來說都比較成熟,有電腦公司在這裡,有ACER這些大型的電腦公司,也有其他手機的代工工廠在此。」

陳文謙對能源研究很有興趣,他說台灣在中學階段,已十分重視數理科目,學生的數理根基扎實,自己來到都要急起直追。

事實上,在香港中學文憑試高階數學,即是M1微積分與統計和M2代數與微積分,是數學科的延伸部分,學生可以自由選修。根據考評局的數據,修讀高階數學的學生比例,由2012年的百分之22.9,逐步下降至2018年的百分之13.8。

港科院在去年一月發表研究報告指,相比起日本、台灣等地區,本港學生學習高等數學的修讀比率偏低,這會導致學生的數理根基薄弱,難以銜接工程和理學系課程,長遠會削弱香港未來的創科人才發展。

理工大學設計學院助理教授蔡詩贊稱:「外國有一個概念叫『發明家履歷』,基本上是由自己自發去做,用自己閒餘的時間,自己去摸索,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會支持這些東西,而這些香港並沒有支持。」

蔡詩贊在三年前開始推動舉行「創造發明家嘉年華」MAKERFAIRE,鼓勵「動手造文化」。蔡詩贊期望,未來STEM教育可以更加受到重視,令學生有更多元化的發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