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擬改建工廈作過渡房屋 工程師冀放寬法例限制

發佈日期: 2018-07-13 00: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政府研究將工廈改成過渡性房屋,社區組織協會提出設計方案,一幢工廈可提供數以百計的單位。有註冊結構工程師指,如果政府放寬法例的限制,可開闢更多單位。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去年的首份《施政報告》,提到研究讓整幢工廈免補地價改為過渡性房屋。其實早在2012年,時任政務司司長的林鄭月娥巡視葵涌工廈後,已說政府正研究容許部分工廈改成過渡性房屋,但一年後,發展局認為不可行。

林鄭月娥事隔多年再重提,社區組織協會找來義務工程師,按土瓜灣一幢工廈畫則,預計每層可以改成約三十間單位,以十層計,一幢就有三百個單位。

由於《建築物條例》訂明,住宅樓宇任何位置九米範圍內要有窗,以這幢工廈為例,空間較大,近半空間要丟空。如不想浪費,可另設共用空間舉辦居民活動。

社區組織協會預計,在九龍區交通便利位置,適合改裝的單一業權工廈約有兩百棟,提供約六萬個單位。

社區組織協會幹事胡加沂表示:「我們現在在公屋輪候冊上排隊的人,有二十八萬戶,中間可以清了六萬戶,而公屋又等了三年的人,數字都令人很鼓舞。」

社區組織協會承認,工廈改裝費相當昂貴,預計要約兩千萬至七千萬元,建議政府資助業主提供誘因。

有註冊結構工程師看過圖則,認為如果政府放寬條例中,有關九米範圍內要有窗的限制,改裝的單位數目可更多。

工程師學會註冊結構工程師鄧作基稱:「深於九米基本上無法採光,也得不到通風,如果得到豁免,就可以採用人工照明或機械通風,類似寫字樓的用法,可利用這個空間給人居住。」

他表示,雖然可能會降低居住標準,但可幫助住在惡劣環境的人士。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