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上任一周年 盤點財政措施成效

發佈日期: 2018-07-02 19:3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過去一年政府開支預算破紀錄,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提出「理財新哲學」,她的財政措施是否用得其所?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曾稱:「加強香港競爭力,就需要在公共財政方面有一些新看法,包括在開支方面,可以稍為大膽一點,增大開支。」

林鄭月娥上任後,本年度公共開支預算增至近5,600億元,破了回歸以來紀錄,經常性開支較上年度多一成。

政府過往少有大筆投資的創新科技,本年度一口氣撥500億元,其中200億元建設河套區。有業界指除了錢,仍有其他問題要解決。

香港資訊科技聯會前會長黃錦輝表示:「搞創科這樣東西是多多益善,好多傳統法例未必適用,如何做一些新法例出來,令我們可促進新的科技的商業化,這是急需要做的問題。」

林鄭月娥一上任宣布50億元教育新資源,是每年要承擔的經常開支,未用完已「加碼」20億元。

社福、經濟方面的開支增幅均超過兩成,有民主派議員指,復康服務的確多了錢用,但院舍興建及居家安老方面,人手同規劃未能做好配合。

工黨新界東議員張超雄表示:「部門之間的協調,拿地的時候,包括私樓或公共設施的地,如果不放這些規劃下去,我們空有金錢,都沒辦法有設施提供。」

花得多,賺得更多,就可以補回,但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只得百分之3至4,經常性開支增長是百分之11.8,庫房其中主要收入來源,是難以預測的賣地收入及印花稅。

有學者認為,現屆政府是改變以往做法,以不穩定的資產增值收入,支持經常性開支及投資未來。

浸大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說:「最簡單的做法,令個薄餅大一點,上面就要有新的餸是甚麼,就是創新科技,你不投放下去的話,個餅永遠不會做大的。」

他說,支持教育、創科是投資未來,但短期內未必見到成效。而經濟逆轉時,政府要檢討開支模式。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