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稱最低工資實施以來增幅稍超通脹 工會指有誤導

發佈日期: 2018-05-13 18:3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檢討最低工資的公眾諮詢下星期日結束。政府指最低工資實施至今,加幅稍為高於通脹率。有商會建議考慮凍結水平,工會就指目前最低工資水平,仍未能滿足基本生活需要。

最低工資實施了七年,加過三次,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在網誌說,2011年五月至去年五月,通脹累積升幅約兩成。同期最低工資由每小時28元加至34.5元,增幅有兩成三。

而截至二月的過去一年,低薪的全職僱員平均月入比未實施最低工資前,多大約五成六,扣除通脹,實質上收入多了兩成三。羅致光以清潔工為例,平均收入由實施前5890元,升至去年第四季的9148元,反映不少低薪僱員工資顯著改善。

工聯會認為羅致光的表達方式有誤導。

工聯會會長吳秋北表示:「起步的基數非常低,所以所謂升幅高於通脹,是毫無意義的,千萬不要誤導。羅致光局長的計算方法,他應該心裡很清楚,最低工資是逐年、逐年地滯後。」

吳秋北認為最低工資應加至每小時42.5元,才能滿足僱員基本生活需求。最低工資下一次調整在明年五月,有僱主代表認為未來市況亦不穩定,應考慮凍結調整。

香港工業總會主席郭振華稱:「檢討機制中沒有說一定要加,每兩年檢討一次做法,在勞動市場人手不足情況下,對於僱主會壓力很大。其實市場已經自然提升了工資,否則找不到人為你工作。」

法例規定最低工資水平,最少每兩年檢討一次。這一輪的檢討將會在本月二十日完成公眾諮詢。之後最低工資委員會整理意見,會向政府提交調整建議。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