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火柴盒細訴香港社會發展史

發佈日期: 2018-04-15 06: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今時今日提起火柴,大家可能聯想到是一種被淘汰的生火工具,而火柴盒予人的印象都只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紙盒。其實於四十年代,煤氣煮食爐和打火機普及之前,火柴是當時最方便和最經濟的生火工具,因而成為了每家每戶必備的日常用品。

早期的火柴盒因多以木盒製成,火柴被喚作「洋火」,貼在上面薄薄的一張貼畫,就喚作「火花」。至後來才逐漸演變成全彩印刷的紙盒。

張順光是香港收藏家協會的副會長,他鍾情於香港舊物,亦收藏了林林總總富有香港特色的火柴盒。

香港收藏家協會副會長張順光表示:「火柴實際上在香港的歷史,在大約1939年已經有火柴廠,當時火柴盒的設計很簡單,把火柴廠的名字印上,很簡陋,因爲火柴是日常,每天都要用的,例如入廚房,當時的年代用火水爐,一定要用火柴來點火的。」

八、九十年代香港經濟轉型,各式各樣的消閒娛樂場所其門如市,加上當時香港的吸煙人口較多,亦無禁煙條例,酒店、食肆、夜總會等都會提供火柴予客人使用,更於火柴盒上加入商業元素。

張順光稱:「一般火柴盒的尺寸都是較細小,大概兩吋多, 但酒店為了顯示它們的高級等,所以就別出心裁,造出不同形式的設計,有長型、圓筒型,裡面的火柴也比一般火柴長兩倍多,酒店的客人看見這些火柴不會用作點燃香煙,而是當作收藏品,像禮品一樣的形式。」

往日的火柴盒接觸層面廣泛,就如今日隨處可見的廣告燈箱。為了招攬生意,不少商戶會將電話號碼印在火柴盒上。  

張順光表示:「看看這個五十年代火柴盒的表面,有金行的店名、還有它的電話,電話是五個數字的。這個火柴盒的設計比較舊式,這個火柴盒亦非剛才提及的一般的酒樓、酒店等,而是屬於一間金行的。當年的金行亦會賣廣告,希望顧客惠顧後,能憑藉盒上的地址再次前往光顧。」

我手上這本是七十年代幼稚園的常識教科書,當中有很多當時日常生活的用字和圖片,當中「火」字這一頁,都可以見到火柴的蹤影。

三十多年前,火柴是大人小孩都不會陌生的日用品, 但近年卻有調查指出,年齡介乎六至十八歲的年輕一代超過九成未曾用過火柴,當中更有逾七成不知道甚麼是火柴。

由八十年代開始,打火機變得越來越普及,加上吸煙人口減少,今時今日火柴已經淡出公眾的視線。但這些小小的火柴盒裝載的不僅是一種生火工具,更盛載著昔日香港人的生活習慣、經濟狀況、甚至社會發展。

不知道大家認為當一樣事物開始式微時,是代表它真的應被淘汰,還是代表它應該被重新認識呢?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