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平凡舊樓書 紀錄香港歷史轉變

發佈日期: 2018-04-01 06:47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海景大廈大家知道在哪兒嗎?那麼歌頓大廈呢?這幅地圖大家又是否認得是哪裡?原來是西灣河的太安樓。

普縉集團企業發展部總監張聖典說:「原本太安樓臨海發展,我們看到對出已發展成鯉景灣、嘉亨灣,已全數填海,看到地形、城市發展迅速,加上當時交通不是那麼方便,主要交通以小輪,港島區則是電車、甚至巴士,很多時候在封面,或吸引人的位置,會提及到小輪碼頭、巴士站等。」

一本本舊樓書,記載著畫家筆下的香港,亦紀錄了香港以前的一點一滴。

張聖典表示:「會形容同區的歷史背景,例如這一本書說到銅鑼灣區,會說銅鑼灣區當時是廢墟、礦地,亦有說到維多利亞公園附近有填海。由於當時建築物設計較簡單,內容相應亦能較簡單,數頁紙就能全數覆蓋。當時年代都是中國人為主,很講究傳承問題,例如年期999年,可以世代承傳。」

現時的樓盤廣告,標榜有豪華會所,宮廷式大堂,當年甚麼叫美好生活呢?透過售樓書,或許可以得知一二。

「設備完善」,水、電、煤一應俱全,電話地線接駁好,一入住已可享用,「管理妥善」,有看更、清潔,保持大廈高尚寧靜氣氛,「尺寸均真」、「電梯上落」等,這些現時看來可能稱不上是賣點,但當時則是市民置業時重視的因素。

現在幾乎不會出現的「打油詩」,以前也可以看到。

張聖典表示:「『有我咁平,冇我咁靚』、『有我咁靚,冇我咁平』,亦有很多林林種種,有很多今天回看是較為有趣的銷售手法。樓書都很強調買樓時鬧中帶靜、環境優美、背山面海、向南樓,加上會很強調建築物堅固,年期長久等,這些都是當時居民或市民買樓時會考慮的地方,亦反映當時民風較純樸。」

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快速增加,當時樓宇是以一整幢出售,有能力買入整幢樓宇的人不多,普通市民只能租樓住。其後,地產商吳多泰及霍英東,分別發明「分層出售」和「賣樓花」,「買樓」變成買一個單位,降低「上車」門檻。

不過在交通尚未那麼方便的年代,加上單位仍未建成,要如何知道自己買甚麼樓?簡潔平實的售樓書,就在50年代中期出現,為買家提供了用料、間隔等資料。

早期的售樓書,大多數都是十數頁,薄薄的一本。但隨著《一手住宅物業銷售條例》實施,售樓書要提供較為詳細的資料,樓書就變得越來越厚。

樓宇設計變了,售樓書變了,不過「買樓」的難度卻沒甚麼轉變。看看香港首個大型屋苑美孚新邨當時的價單,最便宜只需要三萬五千元就可「一筆過」買一個單位。不過在六十年代尾,普通人的工資,每月大概只有二百多元。

張聖典表示:「置業一向也不是容易的事,當時買樓要付出大筆首期不是容易的,因為當時大部分人口從事藍領工作,積蓄亦不是那麼多。」

舊樓書看似平凡,不過每一本都紀錄著香港的歷史,香港的轉變。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