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偶耳鳴或突發性失聰先兆 延誤治療或損聽力

發佈日期: 2018-01-08 23:28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偶爾有耳鳴可能是「突發性失聰」的先兆,醫生說一旦延醫,聽力會永久受損。

77歲李先生患有「美尼爾氏症」,即俗稱「耳水不平衡」,約五年前他左耳曾經突然聽不到聲音。

李先生表示:「有耳鳴、耳脹,有些聲音的來源是沒有焦點的。我覺得奇怪,便掩著耳仔來聽收音機,掩著右邊發現左邊完全聽不到。」

經診斷後李先生原來亦患上「突發性失聰」,原因就是「耳水不平衡」。內耳的內淋巴液分泌失衡,壓著耳蝸內負責傳送聲音訊號到大腦的毛細胞,令到聽力突然下降。

醫生說只有兩成「突發性失聰」病人能好像李先生般找到原因,其餘都成因不明,未必每個病人都會聽力驟降,部分病人可能只是聽力輕微減弱,例如突然聽不到一些細微聲音、偶爾耳鳴等,如果不即時正視求醫,聽力可能永久受損。

中大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系系主任唐志輝表示:「純音25分貝或是以下都聽得到的話就是正常聽力,我們平時說話是50至60分貝左右,所以很多時候病人最常見來求診的時候,可能他們的聽力是50至60分貝的損失才來求診。如果毛細胞壞死了,它是大腦神經系統伸延的一部分,不可以有再生的能力,變成損失是永久性的。」

醫生表示,如果在出現病徵後兩星期內接受治療,三分之二病人可回復大部分聽力。醫生一般會處方口服,或在耳內注射高劑量類固醇藥物,幫助受損的毛細胞恢復。

聽力下降有好多原因,如何分辨到它是由突發性失聰引起?

突然性失聰通常發生在一邊耳朵,因此患者兩邊耳聽力會有明顯分別,當然醫生都要檢查是否耳朵神經細胞受損才可以確診。

突發性失聰除可由耳水不平衡引起,還有沒有其他原因?

如剛才所說,醫生指大部分成因不明,少部分病人估計是免疫反應,導致內耳發炎所引發,亦可以是病毒入侵內耳,最常見是皰疹型病毒,需要處方適當藥物治療。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