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薄扶林村舞火龍傳承文化 壁畫添藝術氣息

發佈日期: 2018-01-07 06: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提起薄扶林的歷史,不少人會想起薄扶林水塘及香港大學,但原來有逾二百年歷史的薄扶林村才是這區歷史最悠久的地標。

薄扶林村以鐵皮屋及石屋為主,一條馬路之隔便是高樓大廈,形成強烈對比。

薄扶林村文化環境保育小組前副主席蕭昆崙指:「經常說薄扶林村超過二百年歷史,有些學者說到超過二百八十年歷史。有些老村民經常說未有香港已有薄扶林村,這已是經常掛在口邊的了。」

1886年牛奶公司成立,並在薄扶林村附近興建牧場飼養乳牛,由於需要大量人手,帶動村內人口迅速增加,而街市、美容院、髮廊等亦應運而生,形成一個小社區。

其後牛奶公司關閉牧場,村民數目才逐漸減少,不少店舖亦相繼結業,不過薄扶林村本身的傳統文化就一直留傳至今。

蕭昆崙表示:「這個李靈仙姐塔是最本土化的,本土得獨一無二,因為只有薄扶林村人供奉這一個李靈仙姐塔。以前是一個道士在村內服務街坊的道士,她過身後我們為了紀念她,就建成一座塔,由我們薄扶林村供奉她。」

至於每年中秋節在村內舉行的舞火龍亦早已成為薄扶林村的傳統活動,除了凝聚一班村民外,亦吸引不少市民前來觀賞,這項活動亦在2017年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蕭昆崙說:「記載至少有五、六十年,口傳的話超過一百年歷史。薄扶林村舞火龍是我們薄扶林村最傳統的習俗,正因為這件事,每一年的中秋節,前輩都出來舞火龍。舞火龍我們在村口設壇,接著點晴,然後『打龍餅』,『打龍餅』後則拜大神,拜完大神就會逐家逐戶為村民祈福。很多朋友看完大坑再來薄扶林村,他們會比較,究竟薄扶林村的火龍與大坑的火龍有甚麼分別?我們(薄扶林村舞火龍)絕不是一個表演項目,薄扶林村舞火龍的架構最主要是逐家逐戶為村民祈福,我們是只是祈福,並不是表演。」

在村內亦有一幅壁畫,將薄扶林村的傳統文化,例如舞火龍等以藝術形式展現出來。壁畫或能把村的文化、特色繪畫出來,不過村民之間的感情、村內的人情味,卻不是那麼容易可以展示。

多年來,不少在這裡長大的村民即使因工作關係要搬到其他區住,但過時過節總會回來探望親友或鄰居,對他們來說,這裡已不單只是曾生活的地方,而是一段歷史、一段情義。

蕭昆崙表示:「我在這裡長大,只說一件事情、感情,這個地方就是一個根,保留現貌,繼續讓我們的子子孫孫在這裡發展,這就是我們的最大願望。」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