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團隊雲南地震災區建抗震土屋 奪國際建築大奬
發佈日期: 2017-11-27 23:25
港澳



中文大學團隊在雲南地震災區建造新型抗震土屋,為香港奪得國際建築大奬。
2014年雲南魯甸縣六點五級地震,奪去六百多條性命,數萬幢房屋被摧毀,大批災民無家可歸。
中文大學團隊,災後以改良的夯土建築技術,花四個月時間,在災區建造了一間兩層高、面積近一百五十平方米的抗震示範土屋,供一對年老夫婦居住。
中大建築學教授吳恩融表示:「地震之後,有很大問題,材料突然變得很貴,一萬元興建房子,災後重建可能要數萬元。我們看到這個情況,就思考可不可以用當地震爛了的材料來做,在布局和結構上,亦是用一個很科學的方法去考慮,令我們在興建的時候很堅固,這是我們最重要的重點,很簡單但令它很堅固。」
團隊利用倒塌房屋的泥土,調校土料中粘土、砂子和纖維的比例,加入極小量水泥,並在牆體加入豎向鋼筋和橫向混凝土圈樑,令土屋可抵禦八級地震。
而每平方米建築費只是六百元人民幣,比同村混凝土房屋,成本低四成。土屋之後經歷過兩次地震,至今仍完好無缺,更為香港首度奪得有「建築界奧斯卡」之稱的世界建築節2017年度建築大奬。
中大的團隊未來一年,會在昆明培訓當地工匠, 希望把這種技術推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