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出「社交排毒」 擺脫過量網絡資訊返回現實

發佈日期: 2017-11-11 19: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過度使用社交平台,影響生活和情緒。有人開始提出「社交排毒」,希望擺脫過量網絡資訊。

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周善盈曾經習慣使用各式各樣社交媒體,每天會看兩小時。英國有研究發現,青少年每日用社交平台1小時,整體快樂程度會下跌14%,善盈很有同感。

周善盈表示:「很多時看到其他人的貼文,看到自己不在照片裡,但明明是一班朋友的,就會覺得自己的存在感好像沒有了。越看越累,或者越不開心,所以就把心一橫剷除它。」

有人開始提出「社交排毒」,擺脫過量網絡資訊。

全球社交平台用戶高達30億人,每5個人就有2個是用戶。經常查看社交平台,擔心脫節,這種焦慮被稱為Fear of Missing Out,簡稱FOMO,這個潮語在2013年,收錄於《牛津英文詞典》。

想消解FOMO?轉一個字就可以JOMO,Joy of Missing Out,離開社交平台,享受錯過。

JOMO去年成為英國《柯林斯字典》年度十大代表單字。有學者說,要留意社交媒體的資訊對情緒的影響。

中大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李立峯表示:「兩點鐘發生的新聞,過往是六、七點看新聞報道。現在兩點鐘的新聞,其實兩點十分、兩點十五分,在Facebook全看到了,不停地看,其實情緒會受影響。另外,傳統新聞媒介始終有某種專業性。你看新聞,從來主播不會在大笑大哭,但你想想社交媒體不是,很多時候大家會肆意表達自己的情緒,甚至極端的表達也會有。」

經常在社交平台發表電影和政治評論的舒琪,佔領運動期間有4000多個追隨者,高峰期一篇貼文會有八百多人分享,網媒亦爭相轉載。去年他因為見到社交平台極端的言論,甚至謾罵,告別用了八年的Facebook。

演藝學院電影電視學院前院長舒琪指:「KOL(網絡意見領袖)是甚麼?現在問題是我們有兩個世界,一個世界是虛擬的世界,那個世界我們很盡力地,用我們實在現實的世界,或者我們的能力操控這個虛擬的世界。」

他刪除了手機相關的應用程式,但保留帳號,用來推廣電影活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