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昔日茶樓以月餅紙作招徠 設計各具特色

發佈日期: 2017-10-01 06:45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一年容易又中秋,年怕中秋月怕半。

中秋節是中國人很重視的節日,一家團聚,吃月餅是不少得的傳統。

在五、六十年代,香港不少茶樓都會製造月餅,當中包括得雲、高陞、雙喜、蓮香、龍門、榮華及得男等。

各大茶樓餅家,當時都會靠「月餅紙」作招徠。所謂「月餅紙」,其實就是月餅的價目表,以雙面印刷、彩色設計為主,印有各式月餅的種類及售價。

收藏家協會執行委員劉銓登表示:「以前一般設計均為古色古香,有中國傳統的意識。現時新一代的,多數運用明星效應,拿著月餅拍照,跟以前的設計不同。大家概念不同,我們老一輩的,當然想欣賞舊時的設計,而且當時並非用電腦印刷,更富藝術性。」

這些「月餅紙」的設計,可謂各具特色。好像專售囍餅、嫁女餅的奇華,就將賣點加入月餅紙一併宣傳。

雲華酒樓,就喜歡融入酒樓的建築特色。這兩張來自不同年代的榮華月餅紙,都以福祿壽三星為主題。

而位於深水埗的八仙酒家,自然不少得「八仙過海」的圖案。

香港蓮香老餅家在91年前,已經開始售賣自家製月餅。掌櫃麥永洪認為,月餅紙有一定行銷作用。

香港蓮香老餅家掌櫃麥永洪表示:「都是給茶客,放在門口派,過來飲茶,所以茶樓餅家有此好處。」

在六、七十年代,蓮香餅家主要用女性賞月的圖案,作為月餅紙的封面設計。

一盒雙黃蓮蓉月盛惠18.8元,即使是四黃蓮蓉月,都是27.2元,至於月餅包裝方面,當時流行用玉扣紙,即類似牛油紙包裹,疊起四個一筒,再在外圍貼上紅紙標示,後來漸漸發展成以紙盒為主。

在六、七年代,餅家仍然用紙盒盛載月餅,而要知道盒內盛放那種月餅,就靠這張「內紙」,知道是金華火腿月。

若果用來送禮,要大體一些,顧客亦可選擇以鐵盒包裝的月餅。1974年的中秋,買月餅送紙盒,要鐵盒則另收六毫。

但隨著經濟發展,月餅的款色亦不斷增加,傳統月餅的銷路已大不如前。

麥永洪表示:「現時競爭大,以前哪有這麼多茶樓餅家?無幾多間。以前(顧客)由大馬路,一直排到上威靈頓街買月餅。」

一盒燒雞月餅或者雙黃雞油月,又會否令你想起往日的中秋情懷呢?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