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天文學獎得主研宇宙結構 成天文研究基礎

發佈日期: 2017-09-23 20:01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今年邵逸夫獎《天文學獎》由研究宇宙結構的德國學者西蒙‧懷特奪得,《數學科學獎》則由兩位分別在法國和美國研究代數、幾何的數學家一同得到。

正在德國慕尼黑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做所長的西蒙.懷特,於七、八十年代開始研究,是甚麼構成充滿大部分宇宙的暗物質,方法是嘗試理解星系和星系團如何形成。

2017年邵逸夫獎《天文學獎》得獎者西蒙.懷特表示:「我在電腦裏設定了一項運算,是正膨脹的均勻宇宙中的圓形區域,隨著運算演化,它有越來越多團塊,而這些團塊最終萎縮形成單一星系團,我們從中得知這結構形成過程有多不均勻。」

他和同事率先否定了暗物質由「中微子」這純基本粒子組成,於八十年代公布一個甚具爭議性的結論,並於2005年開始一項名為「千禧模擬」的實驗。

懷特續表示:「是在暗物質分佈的個別模擬中,模仿全部星系的形成,由此發現模擬宇宙中星系的分佈,跟真實宇宙中星系的分佈極為相近。」

西蒙.懷特的研究結果,成為很多其他天文學研究的基礎。

今年獲得邵逸夫獎,《數學科學獎》的兩位得獎者,就在代數幾何範疇上得到卓越成果,其中研究「霍奇理論」和「凱勒幾何」的克萊爾.瓦贊,是首位獲得這個獎項的女得獎者。

邵逸夫獎《數學科學獎》得獎者克萊爾.瓦贊指:「霍奇分解定理告訴我們,當我們知道一個簇是代數簇,或是由凱勒度量定義的複流形,我們得到了這個分解,一個Z係數的『貝蒂上同調』。」

她又花了至少十五年,就著一直未能解決的「格林猜想」進行研究。

同樣是面對數學難題,另一位《數學科學獎》得獎者,於普林斯頓大學任教了十八年的,亞諾什.科拉爾則對形狀、代數和幾何之間的關係著迷。

邵逸夫獎《數學科學獎》得獎者亞諾什.科拉爾說:「我們嘗試利用代數理解幾何,也嘗試利用幾何理解代數,我特別感興趣的是,一些對數字些微改變很敏感的形狀。」

以伯努利雙紐線為例,他用圖表展示出一些數字的輕微改變,例如加減0.1,看看會怎麼影響形狀。有學者形容,他可以把複雜的理論簡化,令數學更廣為公眾認識。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