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暫覓300單位 供輪候公屋者申請

發佈日期: 2017-09-19 23:0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改善基層家庭短期居住環境的「社會房屋共享計劃」公布詳情,暫時覓得三百多個單位作為過渡房屋,分布在九龍及港島,年底前先推出34個單位。

計劃主要對象是已輪候公屋三年的家庭或個人,不過能否入住也要視乎「中選」的營運機構是否有特定服務對象。

「社會房屋共享計劃」,暫時覓得332個單位,單位面積介乎二百多至大約七百平方呎。擁有單位的26名業主,大部分單位來自發展商、也有單位是個人持有。

有興趣營辦的社福機構,須先向擔任計劃中介的社聯提交建議書,由跨界別的評審委員會決定由哪些機構營運。

社聯行政總裁蔡海偉表示:「當我們揀選了合適的建議書,該機構可按其建議內容找合適的租戶,舉例建議書想多些單親家庭,可能試一試共住模式,單親家庭加長者,都是可以考慮的。」

因此哪些市民最後可以入住,會由營運機構決定。不過,申請者有基本條件,包括輪候公屋最少三年、正住在不適切住房、低收入及急需社區支援。

社聯推算已輪候公屋超過三年,並正住在「劏房」的家庭有一萬四千多戶,將來八成租戶都來自這些家庭。

蔡海偉指:「現在輪候公屋的平均時間是4.7年,若已經輪候了三年,可能再住多兩年,有較大機會上到樓,這些我們會考慮多些。」

他們獲得租約最少有兩年,而租金水平是介乎,綜援租金津貼及公屋租金,但不會超過租戶入息四分之一。

今次三年計劃,期望可以共找到五百個單位。社聯和政府都表示,希望之後可以延續。

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陳帆表示:「我們選擇單位時,會選擇比較『靚仔』的單位,不用怎樣裝修,安全、整齊、衞生的。五百個單位、一千個家庭,是一個開始的目標,我希望這個社會運動,可以慢慢擴散出去,讓有心的人用心,有屋的人出屋。」

此外,公益金會捐出五千萬元作為單位勘察及裝修費用,多個機構及企業也參與,包括捐贈家電,以至提供法律服務。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