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發現馬達蛋白

發佈日期: 2017-09-16 20:17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今屆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兩位得獎者羅納德.韋爾及伊恩.吉本斯,發現在人體細胞運載物質馬達蛋白,有助研究治療疾病。

今年其中一位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58歲的羅納德,當年是神經科學系學生時,他想知道神經細胞裡的成分是如何運送。神經細胞是人體裡最長的細胞。

羅納德.韋爾表示:「例如一個令你的腳趾無力的神經元,那細胞的主要部分其實來自脊髓。我當時想像有小小的發動機,把這些基礎成分在神經細胞裡運送。」

他後來發現這個發動機就是驅動蛋白。它是三種主要馬達蛋白之一,它們都是負責在細胞內輸送物質。當時他用魷魚作模式生物,因為牠們有巨大的神經纖維。羅納德在實驗中利用微管,用塑膠珠模擬在細胞裡運送的貨物。

羅納德.韋爾指:「有部分馬達蛋白在液體內,有機會黏附在塑膠珠上,把它當成貨物,在微管上運送。那一刻很關鍵,我們知道有發現了,更重要是知道能找出馬達是甚麼。」

兩年後他們發表論文,報告他們成功部分純化一種新的馬達蛋白、驅動蛋白。驅動蛋白的研究在二千年代繼續,發現原來有45種不同的驅動蛋白。

羅納德.韋爾說:「其中大約15種驅動蛋白參與細胞分裂的過程,因為路徑和馬達蛋白兩者,都與脫氧核糖核酸的物理分離有關,它們成為癌症化療的打擊目標。」

羅納德對馬達蛋白最初的認識,部分來自今年另一位邵逸夫獎《生命科學與醫學獎》得獎者伊恩.吉本斯的早期研究。

今年86歲的伊恩,1959年他開始研究纖毛和鞭毛的結構,例如精子那擺動的尾巴。

1963年,他發現纖毛的根本結構是圓柱形的纜線,也即微管。伊恩於微管內分離出蛋白質,就是這些動力蛋白臂,令這些微管滑動。

伊恩.吉本斯表示:「它就在試管裏,我細看了它,並非完全純淨,但純化了八、九成。當它夠純淨,我們就為它起名為動力蛋白。」

動力蛋白變異可導致神經退化性疾病,包括認知障礙症和柏金遜症。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