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細說香港校服變化史

發佈日期: 2017-09-10 06:50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踏進社會,對學生時代印象可能逐漸模糊。但當你有機會再看到那套曾經天天穿著的校服,舊日的校園記憶又會否重現眼前呢?

戰前時期,香港的學生人數不多,學校對校服要求較低,不論男女,沒有現在嚴格,只要是淨色、純色就可以。例如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早期就沒有正規的校服,穿著符合基本規格就可以。

年邁九十歲的林松坡經營校服生意逾半世紀,見證香港校服的演變和社會變遷。 

金綸服裝創辦人林松坡稱:「我記得我年少小學時穿過大襟衫,即女裝大襟衫褲。那時候校服隨意一般是純色、斯文就可以,沒有特定、沒有規定。」

1915年,聖公會在香港開辦「聖保羅女書院」,即現在的聖保羅男女中學,是第一間規定學生必須穿校服上課的學校。

好像1918年的校服簡單樸素,白色上衣配白色長裙,帶有民國時期氣息;三十年代也差不多,校服由白長裙改為白長褲。

到二次大戰後,香港人口上升,政府及團體不斷開辦學校,僅同一區就有十多、二十間學校,為了區別不同學校學生,校服變得更加重要。

林松坡表示:「到光復後、和平後,人口不斷增加,學校由於原來的校舍不夠,開始要分上、下午班。上、下午班即兩間學校共用一校舍,在管理方面需要有識別。」

一般而言,校方要求校服設計要有學校特色,當中主要從顔色方面入手。

林松坡說:「早期一般以藍色為主,(分別)只不過是深淺藍或灰,其他學校沒有特定顔色,只是看那區鄰近(學校)已經是藍色,那我就可能選灰色或棗紅。」

不同顔色也代表不同宗教辦學團體,例如有些佛教團體傾向用黃色,後來加入校徽、學校領帶,更能明確識別不同學校學生。

眾多女生校服中,其中一種具代表性的是長衫,除了有中國特色之外,也令女學生學習斯文有禮。

很多傳統學校用長衫作為校服,設計較收身,側面還有開叉,學生走大步點都難,所以粗魯點也不行。

長衫除了象徵中國傳統,背後有不少故事。20年代初,家境較富有的女學生,上學時衣服有較多款式,家境普通的同學則穿得較簡單,難免出現比較。

1928年,聖士提反女子中學期望不再有階級觀念,校方及學生一致決定引入校服,減少互相比較的情況,設計上,當時長衫的長度更覆蓋小腿。

在50年代,已轉為男女校的聖保羅男女中學,女生採用長衫,取代套裝作為校服;男生校服變化則不大,都是恤衫西褲。

到六、七十年代經濟起飛,校服設計從簡單淨色,變成有間條、格仔等時裝元素。

林松坡指:「學校一直增加,所以在校服方面要多樣化一點,差不多現在可說有點時裝化,有些造得很漂亮。」

誰會珍惜當我們還擁有?學生時代大家都期待便服日,不喜歡穿校服,現在卻再沒機會穿。看見它們,有否勾起你那些年的校園回憶?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