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神像雕刻滿載前人智慧及工藝精神

發佈日期: 2017-07-23 06:49
港澳
探古尋源:神像雕刻滿載前人智慧及工藝精神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國人供奉神像已有幾千年歷史,雕刻神像的技術亦滿載了前人的智慧及工藝精神。

在這個「滿天神佛的地方」,就是蕭炳強師傅的小天地。「雕得好就是功德,雕得不好就是罪孽」,一直是蕭炳強師傅多年來雕刻的座右銘。

蕭師傅自八歲起跟爸爸學師,一雕就雕了五十二年。蕭師傅指,在六、七十年代雕刻行業最為盛行。除了神像、佛像外,他與爸爸當年主要客源為水上人,為他們製作「家神」,他形容是來不及雕。

神像雕刻師傅蕭炳強表示︰「它是等於陸上人的『神主牌』,因為他們的文化水平不高,不懂字,你叫他放『神主牌』,他也分不清誰是誰。以前的水上人住在住家艇,很多代的家仙也放在一起,最多有上千個。若果有人在船上過身,那麼全堂神就不要,要重新造過,認為是污染了。」

後來於七十年代左右,教育水平上升,加上香港大興土本,水上人搬上岸,就愈來愈少人對「家神」有需求。

除了家神外,雕像大致可分為雕佛像的寧波派及雕神像的廣東派。蕭師傅師承廣東派,但他亦能掌握寧波派的雕刻技巧。

蕭炳強指︰「香港人很多把佛像及神像打亂,其實神像是道教的,佛像是佛教的。最大的分別是,通常佛像是全個也鋪金,神像通常是彩色的。廣東派主要著重形態,細節會粗糙一點。寧波派的盔甲等很清楚、精細。」

無論神像、佛像、或是家神,面部輪廓也最考師傅工夫。首先雕鼻,開眼,再雕口部。跟眼睛一樣,女的要雕小一點,男的就要雕大一點。如果是雕老人家,就在額頭、眼尾、嘴邊加上皺紋。所謂「人靠衣裝,佛靠金裝」,有需要時,亦可為神像「鋪金」。

除了雕刻外,上色的技巧亦很重要的。師傅指,五官是神像中最重要的一環,為免其他顏色沾污面部,所以眼部和嘴部要留待最後才畫。

神像雕刻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現時全港剩下的神像雕刻師傅寥寥可數。隨時代的變遷,蕭師傅目前主要生意來源轉為製作寺廟內的大型神龕。

蕭師傅現在不但靠刀來雕刻,更要靠滑鼠來用電腦畫圖維持業務。神像雕刻的需求愈來愈小,這項珍貴的傳統手藝又可延續到何時呢?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