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共乘可減污染擠逼 支持者促社會抱開放態度

發佈日期: 2017-05-26 22:16
港澳
推動共乘可減污染擠逼 支持者促社會抱開放態度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近日警方「放蛇」拘捕Uber的司機,涉嫌非法載客取酬。近年歐洲興起共享經濟,新加坡、南韓亦修改了法例鼓勵共享,香港會否效法?

Catherine和Isabel是教育大學學生,這一天做一個社會實驗。

香港教育大學學生Isabel表示:「我們想親身試一下從家到教大,坐順風車去。不用九分鐘便截到車,但只載她們到大埔市中心。」

之後再找車到汀角路。香港教育大學學生Catherine表示:「可否載我們呢?麻煩了,這邊入。剛剛載我們的人,他們都只是想幫你這個人,但共享經濟背後有更多好的原因。」

兩年前他們也曾做同一實驗。

這名司機曾說:「那天很有趣,見到年輕的同學舉著紙皮。」

Albert是當時其中一個載他們的司機。受到他們啟發,一五年底他在Facebook開共乘群組,去年七月更推出手機應用程式配對司機和乘客。

btw街坊泥鯭創辦人Albert表示:「一起共乘能更有效利用道路上,行駛中汽車的閒置座位,如果將來成為風氣,道路上因此減少車輛、減少排放,交通擠擁亦得到舒緩,有一定程度上的社會價值和意義。」

不過,目前用自己的車載人,即使只酌量收取油錢、隧道費,都不合法。

新加坡前年已修例,容許私家車司機每天載人兩次,並收取合理的固定金額作為補貼推動共乘,希望減少交通擠塞。

南韓首爾四年多前宣布建立共享城市,亦修改不少法例協助發展共享經濟。當局大力推行共享汽車,預計每共享一架車可以減少十五架私家車,減少四成私家車行駛里程,解決都市擠迫和污染問題。

黃英琦近年積極推動共享文化,她說曾經有社企設計手機app,讓家庭主婦為市區的打工仔提供家常便飯,但因為牌照問題而叫停。她認為,當科技發展令衣食住行都可輕易共享,社會需要思考牌照制度還是否對消費者最有利。 

GOOD LAB召集人黃英琦表示:「一方面我們要保障消費者,難道消費者不想吃一些更窩心的社區媽媽住家菜,如何平衡?香港的士牌照,不會增加牌照,將牌照限制在某一數目,牌照變成炒賣工具,難道這是對消費者最佳的保障嗎?」

她認為共享不但可善用資源,更有助舒緩不少大都市的問題,例如過分擠迫、貧富懸殊等,社會應抱開放態度面對。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