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絲路‧一一帶路》 俄羅斯的酒文化

發佈日期: 2017-05-25 10:00
港澳
《新絲路‧一一帶路》 俄羅斯的酒文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莫斯科,入夜。如果孤獨,裡面有溫暖提供,酒和朋友。

俄羅斯人習慣放工後會和朋友喝東西,聊聊天。直到八、九點才是晚飯時間,吃過飯可能還有下一場。

Dima表示:「在俄羅斯,人們一般選擇烈酒,例如伏特加。」

不過,伏特加飲得多,隨時酩酊大醉,到這樣情況。

喝酒民族對伏特加醉心,部分年輕一代就較清醒,意識到飲酒過量的壞處,選擇用另一方式喝。在氣氛之下紅酒、白酒。

Olga說:「為了和友人溝通,(飲酒)是溝通工具。」

這兒天氣冷,需借酒驅寒。有人說俄國人之所以打贏納粹,靠的是兩樣東西:喀秋莎(火箭炮)及伏特加。俄羅斯禁酒,從來屢禁不止。從彼得大帝、列寧、斯大林、戈爾巴喬夫到葉利欽等,循環是酗酒、禁酒、解禁。

七、八十年代,出現不少禁酒海報。這一張表達酗酒如走落「地獄」、這張是「伏特加給家庭帶來邪惡」。

戈爾巴喬夫上台後就曾掀禁酒運動,關閉伏特加廠,取締售酒商店。有人竟飲古龍水、洗甲水等替代,政府不得不放棄禁酒。葉利欽上台沒有禁,自己都喝。

如今年輕一代較傾向不再狂飲,寧願輕酌,飲酒適量,健康問題亦較少。

下一集,我們去被蘇聯統治過的國家。她已搖身變成人稱的「波羅的海矽谷」。利用互聯網處理日常事的人比例較香港多,那兒很多人連支票簿都未見過。

下一集,帶路到愛沙尼亞。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