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印章構圖千變萬化 刻出香港歷史印記

發佈日期: 2017-03-19 06:43
港澳
探古尋源:印章構圖千變萬化 刻出香港歷史印記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印章,結合雕刻與書法,創出千變萬化構圖。

上環有條文華里,聚集十多檔圖章攤檔,又稱「圖章街」。

19世紀中最興盛,自香港開埠,不論到銀行存錢,簽契約、文書來往,一切不用手簽,用圖章蓋印。中上環為華人主要商貿集中地,圖章攤檔漸漸聚集,全盛期三十多檔。

吳錦泉有三十多年雕刻經驗,十六歲起在澳門學師。來港後經朋友介紹,接手攤檔。

圖章雕刻師傅吳錦泉表示︰「我們舊一輩雕圖章,師傅不是教,是望著師傅做,然後有甚麼不明白,要去學,舊時說『偷師、偷師』。」

二、三十年代,流動小販未受規劃,樓梯底,找個木箱,找張檯,放在街邊做,後期政府發小販牌,就固定了。

講到圖章款,可說千變萬化。官印、閒章,亦有分陰、陽、楷書、篆書、甲骨文等。用料方面同樣林林總總,象牙、牛角、木、石、玉也有。

師傅首先將印章底磨滑,再修邊,打十字,劃邊,再起草圖,然後用刀雕,最後敲邊,增其古樸味。

除雕刻技巧講究外,蓋印很考功夫。首先一隻手在印泥上印,再用口吹一吹,因為水份增加令顏色鮮豔些,再用雙手用力印下,就大功告成。

受西方文化影響,加上識字率升,上世紀50、60年代開始流行改用手簽,圖章漸被摒棄。時代變遷下,現在造章的客人多為收藏、藝術用。師傅亦會為客人加入卡通、其他語言,甚至用電腦造原子印。

吳錦泉指︰「跟著潮流做,跟著每人不同要求,或是客人自己設計去造。其實我們做手工藝,你有文字給我們,我們可模仿造,例如日文、韓文、英文。」

今天的印章,隨著潮流,已非當初。印章為我們留下印記,留下香港的歷史味,它們的本身亦留下了不磨滅的印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