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滲水傷及樓宇結構 律師籲滲水辦嚴厲執法

發佈日期: 2017-03-17 21:46
港澳
長期滲水傷及樓宇結構 律師籲滲水辦嚴厲執法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香港的舊樓越來越多,住宅滲漏也一年比一年多。政府去年接到三萬六千多宗滲水舉報,有些個案處理多年還未完成。

林福榮在北角這座三十八年樓齡的大廈地下,經營了茶餐廳十五年,去年底被迫停業,一切由幾滴水說起。林福榮表示:「零八年這條柱下有些水,每天早上回來拖了就沒有事,之後時間越久,水也就越多。」

林先生沒有積極跟進,到一二年後,天花石屎開始剝落,而且越跌越密,越跌越大,他懷疑是樓上單位滲水引致。

除了橫樑有即時危險,還有這條支撐地下至十九樓的結構柱,屋宇署做了臨時措施,安裝了臨時支架以及用混凝土封了,加強承重能力,這張相就是它被封密前的狀況。

香港測量師學會前會長何鉅業表示:「如果支柱破損沒有結構功能,整座大廈都有危險。小病不去醫,就會累積變大病、變頑疾,不但是滋擾,還有樓宇安全。」

住在深水埗這個單位近五十年的魏先生,亦受到樓上劏房滲水困擾,他向滲水辦舉報,處理了一年還未解決。魏先發表示:「他有處理,隔幾個月,你催迫得緊一點,他又上來望一望。」

從早滴到晚,魏先生惟有用防水膠布封著整個廳的天花,再將水引到街上。他說:「整天漏水,你不封著它,周圍滴,弄到周圍都有臭味。」

二月中,樓上表示已經做了維修,滲水辦的屋宇署職員和承辦商來覆檢。魏先發說:「他維修,我樓下這裡沒有聲音,那麼出奇,沒有鎚子聲。」濕度測試後,初步證實樓上繼續滲水。

滲水辦外判商表示,好多難搞的個案,問題不是找不到滲水源頭,而是出事單位拖拉,不肯負責。

律師李超華表示:「最苦是樓下的人,從早滴到晚,滲水辦也好,食環署也好,是否要嚴正考慮嚴厲執法,不能夠放鬆手腳做。」

李超華說,法例賦予食環署權力可控告滲水單位,甚至可以入屋代做維修,再向業主追討費用。過去兩年,有三萬多宗滲水個案處理中,食環署回覆表示,有四宗提出檢控,至於先為單位維修再追討費用就沒有試過。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