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資訊真假難分 公眾易被偏見誤導

發佈日期: 2017-01-27 21:44
港澳
網上資訊真假難分 公眾易被偏見誤導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後真相」post-truth,成為去年牛津詞典的年度詞彙,它的意思是個人情感比客觀事實,更能影響公眾意見。 現時網上資訊真假難分,公眾要如何避免被偏見誤導呢?

教宗支持特朗普選總統,震驚全世界、美國太空總署將蛇夫座加入十二星座、新移民三人綜援家庭月入一萬九千幾元、香港人捐的器官及血液都送到內地、成龍得到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這些都是網上流傳好厲害的文章,究竟那些是真,那些是假呢?

袁禮誼是通識科老師,這一課是想教導學生小心網絡假資訊。五篇之中,只有成龍拿終身成就獎是真的,但其他幾篇都有同學信以為真:「因為幾個已經知道是假,所以直覺就覺得,不用查證,一定是假的。通常覺得有美國認證,就會覺得這件事是真的。」

袁禮誼又指:「印象代表一切,他們都是『印象派』。對於他們「速食年代」的年輕人,這麼麻煩我寧願相信了。」

去年網名Horara的人發布文章,呼籲市民取消器官捐贈登記,說內地政府將港、澳、台納入國家人體器官分配系統,又說香港紅十字會被揭發,收集到的血液送到內地。

食物及衞生局副局長陳肇始表示:「那個絕對是一個『謠言』,捐贈器官的話,其實也是給香港市民。」

香港紅十字會亦聲明,血液只供本港醫院使用。我們找到文章原作者Horara,他說不相信食衞局的澄清。

Horara表示:「他們只是說正常機制下沒有,在我們這個不值得信任的政府,很多時是非正常的。我不信任這個政府。」

這文章傳出的七月,取消器官捐贈登記數目由平均每月幾十宗,突然上升到五百三十五宗。

浸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馬成龍表示:「能不能讓謠言立即停止,其實這個跟政府部門的公信力,有絕對的關係,但如果你說的話,人家覺得這個東西我都不相信,你講也沒有用,會繼續傳。」

馬成龍說社會分化,導致謠言更易傳播:「只問立場,不問是非,只要我想聽的東西,我根本不去研究它是真的還是假的,我就傳出去了,這樣就變成謠言了。」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