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青春期易失眠 或與情緒及生理鐘有關

發佈日期: 2016-05-30 23:45
港澳
醫療:青春期易失眠 或與情緒及生理鐘有關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文大學醫學院一項全港性研究發現,兒童踏入青春期,失眠情況顯著增加,估計與青少年開始承受情緒壓力及生理時鐘延後有關。

學生缺乏睡眠,有甚麼原因呢?小六學生陳同學說:「做功課、溫習,最晚試過凌晨三時多才睡,七時多要起床。」而小六學生梁同學說:「在考試前一日或放假前一日都失眠,因為太興奮或太緊張。」

中大醫學院上月發表研究,指兒童踏入青春期,失眠情況顯著增加,研究在2011底至2012年初進行,期間訪問本港31間中、小學,約7500名6至17歲學生。根據他們在青春期的發育程度分為五期,由他們或家人陪同填寫睡眠狀況問卷。結果發現,男、女孩在青春期後期,出現失眠症狀人數百分比是未發育時的三倍。在青春期後期,整體約一成人出現失眠症狀,數字與成人相若。

研究推論,成人失眠由青春期開始出現。中文大學精神科學系教授榮潤國表示:「青春期預備開始變成人,即與荷爾蒙、情緒反應壓力有關。另一方面也與生理時鐘有關係,生理時鐘會延後兩小時。要10時睡覺,他可能延至12時睡覺。但記著如果12時睡覺,早上7時起床,就只是睡7小時。」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建議6至13歲兒童睡9至11小時,14至17歲青少年睡8至10小時。榮潤國指出,不少香港人都想「用盡時間」,但亦要預留充足時間睡眠,除了可以讓腦部休息,亦幫助腦部重組記憶及鞏固記憶,包括鞏固學習過的知識。

研究認為,童年晚期至青春期是及早介入和預防失眠的關鍵期。但過往研究顯示,只有一成香港青少年因失眠症狀尋求專業協助。

兒童及青少年晚上失眠,有甚麼方法改善呢?有醫生參考美國兒科學會的研究,建議推遲上學時間至早上八時半,認為香港的中、小學都應該參考,讓學生睡多些。雖然部分人可能因此遲了睡覺,但學生的主觀感覺睡多了,對情緒有正面影響。

星期六日放假,補眠有用嗎?醫生指,只有少少幫助,因為星期一至五累積缺睡的時間,星期六、日很難完全補眠。如果補眠得太多,生理時鐘也會延後了,星期日晚又會睡得不好,對身體精神一樣有影響。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