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古尋源:小巴手寫牌 陪港人走過歷史變遷

發佈日期: 2015-11-29 07:22
港澳
探古尋源:小巴手寫牌 陪港人走過歷史變遷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1967年香港暴動,政府實施戒嚴交通癱瘓。五、六十年代在新界行駛的白牌車乘勢擴大經營範圍至市區。為方便規管,政府將小巴合法化。

膠片廣告製作人說:「1969年(紅Van)合法化後,(車身)規定有一條腰線,並由九座位轉至十四座。款式就沒限制,但當時有一個車廠『實力』出產的車合適。後來被『實力』佔有市場,差不多百分之九十多都是『實力』的車。」

小巴行業養活不少人,亦催生另一個謀生機會,改變兩個人的一生,其一是麥錦生。大家對這些字跡是否有些熟悉?差不多大部分小巴的手寫水牌,都出自李其忠及麥錦生的手筆。膠片廣告製作人麥錦生說:「未有膠牌前只是用咭紙,剪紙皮箱咭紙插上去。司機自己寫,用黑色油漆筆在(紙上)書寫。」

由於司機字體參差不統一,有街市雜貨店替司機寫字,其後李其忠索性開設零售店,售賣小巴手寫膠牌日製數十個,直至八十年代麥錦生登門造訪,建議膠牌轉用絲印技術及電腦刻,到近年都交由內地工廠生產。小巴膠牌亦有其有趣一面,小巴的目的地許多並非以街道命名。

雖然很多膠牌上目的地已經不同或沒有了,但很多紅Van仍然沿用大家熟悉的地標,好像「旺角先施」。「先施百貨」已經搬遷不在原址,但小巴目的地仍是這個牌,還有灣仔的「大丸」。

大家想必很熟,雖然「大丸百貨」已結業,但大丸的膠牌仍然沿用。政府無規定小巴站怎樣改名,這些站名是司機及乘客間的「共識」。膠片廣告製作人麥錦生回憶說:「當時文化水平沒現在高,小巴乘客或者不知道街道名,他們會叫附近地標如『金山樓』或『一定好』,這個(指示)清晰。」

昔日手寫的「大丸」、「銀都戲院」,「火車站」等水牌幾乎絕跡成為「古董」。除了站名,膠牌顏色亦有行規紅色代表「目的地」,藍色代表「途經地方」,托底除了慣用的白色,其他顏色代表該區「名花有主」不能涉足。

有人說,紅白藍代表了香港一頁過去。除了有紅白藍膠袋,小巴膠牌的紅白藍亦見證了四十多年歷史變遷,繼續陪伴香港人奔向目的地。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