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傘兵區選成功突圍 盼將不同聲音帶入建制
發佈日期: 2015-11-24 23:20
港澳
今次區選中,被形容為「傘兵」的候選人,有八人當選。部分人所屬的「青年新政」表示,青年事務委員會選舉後曾聯絡他們,但他們無意加入諮詢組織。另外,有當選人期望將不同聲音帶入建制。 今屆區議會選舉有不少新兵贏大將的故事。二十九歲的鄺葆賢擊敗九龍城區議會主席劉偉榮,她所屬的青年新政,共九人參選。召集人梁頌恆表示,青年事務委員會主席劉鳴煒選舉後曾接觸過他們,相約見面,梁頌恆表示,他們對諮詢組織無興趣,認為在區議會更有價值。 梁頌恆表示:「一段很長時間,我們都是靠社會運動,去逼使我們政府聽民意的授權。當你進入了一個體制時,你取得議會的資源,特別是一些話語權時,你可以把體制以外的力量,嘗試改善這些決定。」 五十多名與雨傘運動後組織有聯繫的候選人合共取得七萬多票,平均得票率達三成七。但八名當選人進入議會後,始終要面對由建制派主導的局面。 楊雪盈在大坑選區當選,但灣仔區十三個選區中,建制派不但保住原來的十席,還贏得多一席。她相信,無論進入區議會或加入政府的諮詢架構,都可發揮其角色。她說:「透過區議會這個直選的制度產生的區議員,我們要服務的對象是市民,不是政府,這是非常清晰。這兩個大原則下,我們可以給意見政府,是無任歡迎。」 灣仔區議會在2003年後一度變天,民主派挾七一遊行之勢,取得多數議席。公民起動成員金佩瑋是其中之一,她認為,如果「傘兵」想社區帶來改變,就要走出政黨政治的框框。她說:「我的生存方法就是,我在議會裡找到朋友。不一定是民主派,而是一些大家思想理念比較接近的人,即使政見不同,在很多社區事務上都可以一起合作。」 灣仔區議會在其後的區選再次由建制主導,沒有政黨、缺乏資源,金佩瑋做了一屆就沒有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