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試行成效不佳 何建宗:終須邁步

發佈日期: 2014-11-22 00:26
港澳
垃圾徵費試行成效不佳  何建宗:終須邁步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環境局試驗徵收都市固體廢物不同的收費辦法,但發現減廢效果不理想。可持續發展委員會下星期一會開會討論,有委員認為徵費措施不能再拖。

九龍灣淘大花園是七個參與試點計劃的屋苑之一,三座大廈六月開始,分別試驗用按重、按桶、以及每戶按袋收費的方法計算垃圾量,再跟試行計劃前的數據比較。

量度垃圾重量是由每戶平均攤分垃圾費,結果垃圾量時升時跌,五個月平均重量較未試行前輕了大約百分之二。同樣是住戶平均攤分垃圾費,但按每個660公升容量的垃圾桶來計,五個月有四個月的垃圾都比之前多,平均升約百分之二點五。由住戶自行買專用垃圾膠袋,是三個方法中垃圾量減得最多,但只是減大約百分之三。

收費方面,按重量計每月平均徵費約3500元,每戶攤分近14元,是三個方案中最便宜;按桶計,每戶就攤分約32.5元。至於按袋徵費,當局早前推算三人家庭每月收費約40元,但就發現不少住戶用其他膠袋才丟垃圾。

淘大花園業主委員會聯會主席葉興國表示:「原則上當然不太理想,跟我們想法有少少落差,但最主要看到環保回收物有顯著增長,這個是最欣慰的。」

環保署向可持續發展委員會提交試點計劃的中期匯報,指出試行經驗反映「按重」和「按桶」減廢誘因比較間接,「按戶按袋」收費普遍認為最公平,減廢誘因直接、但需要較多資源配合運作,但沒有一個模式可以顯示明顯減廢成效。

可持續發展策略工作小組委員何建宗指:「三種方法各有優劣時,我們應該可以綜合去用。當中按量和按重、或者按住戶個人分配,其實不一定是絕對矛盾。例如每一個屋邨,每一個住戶派一個膠袋,限每個月派幾多個膠袋,政府收費時可以所有用戶放在桶裡。」

他認為徵費措施始終要踏出第一步,住宅方面建議先由大型屋苑先行。部分屋苑先試行可能會被質疑不公平,何建宗建議政府推行獎勵計劃,例如減廢成效高的屋苑可獲減差餉等等。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