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紥師傅推廣手藝 每件作品都是新挑戰
發佈日期: 2014-08-08 20:53
港澳
明天是農曆七月十四盂蘭節,不少人會去燒街衣。可能有人覺得紙紥品陰森恐怖,但在一些人眼中就是工藝品。 中國傳統祭品不外乎香燭冥鏹衣包,款式大同小異。但做了十多年紙紥師傅的歐陽秉志就特別有要求。他說:「我想給人多些選擇。例如她(先人)生前用這對高跟鞋,想再造那一款高跟鞋來燒給先人,拿圖來訂造。可以用回自己生前沿用的東西,把它造出來。」 樂隊Beyond找他製作紙紥電結他給已故成員黃家駒。歐陽秉志說:「他給了一個月時間我,還有一本雜誌,指明要這款(電結他)。就去琴行看看尺寸。(結他)全都掛著的,自己拿間尺出來,量著量著,之後寫下尺寸、厚度。」 還有人訂貨「自用」。「有人試過要造卡式收音機,一模一樣的用來放在櫥窗,又造過相機,後面是放卡片的。」這兩個模仿電影星球大戰的黑白武士頭像,是他的私家珍藏,只擺不燒。除了祭品,中秋燈籠、節慶的龍頭、獅頭都靠紙紥。 歐陽秉志有時會去學校或非牟利機構推廣手藝。紙紥品的框架是由竹篾組成的,怎樣把它們駁在一起呢?首先塗些漿糊,再用這些紗紙把它們駁在一起,就駁好了。 創意加上特別的心意,令作品多一重意義。紥作班學員說,:「其實是想給一個朋友的,真是燒給朋友的,因為他生前很愛喝啤酒,所以想弄一大杯啤酒給他。位置要量度準確,而且這些竹篾是彎的,要取得一個準確的長度,其實是困難的。我已經盡量弄可愛版,讓它有點歪著也可以。」 每件新作品對歐陽秉志來說,都是新挑戰。歐陽秉志製作的時候不開心的,很辛苦的,「又不知該怎麼弄又不知能否成功把東西造出來。有時很多次失敗才做到。做好了才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