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稱按指引招標 對疑供盜版書不知情
發佈日期: 2014-07-27 21:03
港澳



海關偵破一個提供懷疑盜版小學教科書的集團。海關指集團將正版和盜版書混合出售,有35間小學透過這個集團買書。有受影響的學校表示,是按教育局的指引向課本供應商招標,並不知情。
懷疑提供盜版書的集團有兩間書店,分別在元朗及屯門。在屯門的一間沒有營業,集團在屯門的貨倉存有大量教科書。海關指涉及的書店1990年註冊,但相信兩個月前才開始售賣懷疑盜版書。
有受影響小學指,是按教育局指引進行招標,事前並不知情。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小學副校長劉餘權指:「我們學校是不會知道(有盜版書)。換句話說,我們學校都是受害者,金錢不是經過學校,只是學校容許一個地方讓家長跟書商交易。因為以往招標只看價錢及供應服務,但沒有指引列明,如果供應商犯刑事,會有甚麼賠償。」
光顧涉案集團的小學一共有35間,其中29間在新界,集中在元朗、屯門及荃灣;九龍有五間;港島就有一間。學校一般會按需要先列出書目,然後設立審批委員會,並根據教育局的指引進行招標。委員會主要按價錢及質素去挑選,結果要獲校董會通過,才可由課本供應商提供服務。
教育局表示,會積極配合相關部門的執法行動,提供所需資料,強調局方有透過不同渠道,加深學校認識版權事宜,提醒如果對供應商的課本有懷疑,可向出版社查詢。
消委會呼籲受影響出版商在新學年開始前聯同相關小學,設法替買了盜版書的學生更換正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