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亞校史館記錄師生回憶

發佈日期: 2014-04-11 20:55
港澳
新亞校史館記錄師生回憶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中文大學的新亞書院是當年國學大師錢穆及一班來自內地的學者,在資金短缺的情況下創辦,希望匯聚東西,培育一批青年貢獻社會。書院成立了六十五年,早前更設立了校史館。

一九四九年由錢穆,唐君毅等學者創立的新亞書院,初期開設在深水埗桂林街的唐樓,一度出現財困,後來籌得不少捐款,搬到農圃道的校園。六三年與另外兩間書院組成中文大學,九年後搬入現在沙田校址。

經過半個世紀,校友當年的記憶除了留在他們心中,有些亦放在這裏。七十年代新亞書院舊生劉國強說:我特別懷念這些椅子,在舊新亞農圃道時,我上唐(君毅)先生堂,坐滿人沒位置,我就在隔離課室搬椅子,就是這些椅子放在門口坐在那裏聽。

這裡還有錢穆寫的新亞書院校歌原稿,國學家饒宗頤當年的聘書和歷史學家余英時的畢業證書。

六零年入讀新亞書院,美術系的李潤桓見證當年新亞加入成為中文大學,他最懷念的是以前的師生關係。李潤桓說:老師以前沒甚麼私隱,現在你知道香港社會很強調個人私隱,有很多事老師不方便問學生,所以疏離感多些,尤其是我們舊的年代,由錢(穆)校長開始說,很強調「人師」,就不是「業師」,人師即是老師給你整個人的教育,即不只他的學術著作,也看他的為人、他的理念。

新亞書院由「手空空、無一物」發展到現在,隨著時代變遷,師生關係、教育制度等都起了變化,究竟對於這一代的學生,新亞的歷史又有些甚麼意義呢?

新亞書院二年級學生麥浩然說:我們現在的同學沒有那種熱切的學問追求,讀書可能是為了一份工作、為了錢。五十年代新亞書院剛創校時,無論同學及老師,都是一個很艱難的時期去辦學,同學要在學校做清潔、為學校服務,老師甚至要拿太太的首飾去典當,無論同學及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學習或辦學目標,這段歷史很令人感動,可以見到對學問的追求有多熱切。

校方表示,希望校史館可以承傳創校老師的精神,不受外物影響,堅持理想及廣傳中國文化。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