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曉陽出席國家憲法高端論壇講話全文(三)

發佈日期: 2018-04-21 10:24
港澳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已複製連結
二是,我國憲法確立和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一部體現全國各族人民共識、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憲法。

西方發達國家的人口大約佔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這些國家實現現代化大約用了300年的時間;我們國家人口也佔世界人口大約五分之一,從1949年算起,我們要用100年的時間,也就是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們國家從一窮二白建設成為一個現代化強國,實現人民的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完成這個歷史任務,就決定了我們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必須走自己的路。

西方國家的發展經驗可以參考,但他們的發展模式無法解決我們國家的建設和發展問題,無法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我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長時間的艱苦探索,形成了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基本共識,開闢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治國理論,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創立了有中國特色的國家制度,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

我國憲法全面體現了這條道路、這種理論和這套制度,把社會主義原則全面融入國家的各項基本制度之中,既有歷史傳承,又有創新,這是我國憲法又一個重要特色。

我國憲法確立的國家制度包括哪些主要內容呢?用最概括的語言來講,主要包括以下八個方面:(一)在國家結構形式上,堅持了單一制原則;(二)在國體上,確立了人民在國家的主體地位;(三)在政體上,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四)在基本經濟制度上,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的基本經濟制度;(五)在立法制度上,確立了既統一、又分層次的立法制度;(六)在政黨制度上,確立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七)在行政區域制度上,在設立省、直轄市之外,設立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特別行政區制度;(八)在基層治理上,確立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當然,我國憲法規定的國家制度,還有其他重要的內容,比如國家主席制度、總理負責制制度、監察制度、審判制度、檢察制度、國防制度、外交制度、人權保障制度,還有香港社會十分關心的法律解釋制度等等。我認為,作為基礎,對我國憲法規定的國家制度的認識,可以從以上八個方面入手。

需要特別指出的是,香港是國家的一部分,憲法規定的國家制度,是包括香港在內的國家的制度,即對香港來說,這些國家制度不是外在的,而是內在的,通俗來講,不是別人家的,而是自己家的。

我國憲法規定的每一項制度要展開來講,都是一篇大文章。在這裡我只想講一點,就是這些制度都有深刻的歷史根源,都是解決當代中國問題需要,都是近代以來經過長期探索而形成的。

比如說,憲法第31條為甚麼規定特別行政區制度?就是為實行「一國兩制」提供憲法依據。為甚麼香港回歸後要實行「一國兩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在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的前提下,保持香港的繁榮穩定。

學習和把握我國憲法,必須牢記憲法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和各方面制度,是近代以來中國各族人民經過長期探索形成的。這些制度繼承了幾千年以來治國經驗,又切合世情國情,為實現國家根本任務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維護憲法、尊重憲法、遵守憲法,最根本的也是維護、尊重、遵守憲法規定的國家根本制度和各方面制度。

三是,我國憲法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發展而發展,是一部反映人民的實踐經驗、把國家各項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的憲法。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深受傳統影響的國家,要通過具有根本性的社會變革,實現國家現代化,是一項艱鉅的歷史任務。經過長期的探索,我們找到了正確的道路,但不是也不可能一勞永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發展的。

比如說,1982年黨的十二大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時,主要提兩個方面的建設,即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在後來的黨代表大會上,又先後提出了政治文明建設、社會文明建設。到了2012年黨的十八大,在這四個建設的基礎上,又加上生態文明建設,從而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總體佈局。

又比如說,在法治建設方面,改革開放之初,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到了1997年黨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2014年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問題的決定,確立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總目標。

我國的發展戰略大目標始終如一,從來沒有也不能有絲毫的動搖。圍繞這個大目標,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根據國家建設和發展情況,制定相應的戰略措施和工作重點,在這個層面不斷與時俱進,穩中求進,既有目標的堅定性,又有實施步驟和策略的時代性,我們國家的事業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推向前進。講中國特色,這也是一個重要方面。

我國現行憲法是1982年憲法,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程相適應。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至今,1988年、1993年、1999年和2004年先後四次對憲法的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必要的修改,形成31條憲法修正案。

如果把上述憲法修改與改革開放進程相對照,可以看出,每一次憲法修改,都對國家建設與發展發揮巨大的推動作用,提供了強大的動力和憲法保障。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國家發展到今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與時俱進的結果,也是國家憲法不斷地與時俱進的結果。

2004年憲法修改以來,我們國家的各項事業又有了許多重大發展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發生了歷史性變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在這種歷史背景下,2018年3月對憲法進行了第五次修改。這次憲法修改的最重要意義在於,它為實現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強國提供有力的憲法保障。

我國憲法隨著國家事業的發展不斷與時俱進,這是我國憲法的再一個重要特色。由憲法及時確認我國各族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和寶貴經驗,以更好地發揮憲法的規範、引領、推動、保障作用,這是我國憲法的強大優勢所在。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
無綫新聞 TVB News